海外仓是跨境电商重要的基础物流设施。目前,中国企业在欧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建设了一批海外仓库。
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市场就有两三百家海外仓。这主要分为卖家自建的海外仓和物流公司建立的第三方海外仓。
整个海外仓的快速发展是最近五年左右。随着海外仓数量的增加,海外税制的完善,电商平台规则的改变,海外仓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不确定的税务风险
2017年以来,欧洲越来越关注跨境电商的税收漏洞。在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跨境电商目标市场国家,当地不少海外仓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税收动荡冲击。
自2018年4月起,英国政府要求所有海外仓储企业向税务局登记。境外仓储企业对客户存放在自有仓库的货物是否如实纳税负有监管义务和连带责任。
德国部分海外仓企业因为电商卖家的税务问题,被当地税务部门直接查封。这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或者跨境电商卖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有的企业损失上千万。
税务风险是绑在大部分海外仓企身上的不定时炸弹。由于跨境电商卖家在境外纳税不合规,境外清关、仓储物流企业要承担整个产业链的税务风险。
相对于以远程销售为主的跨境直送包专线物流模式,海外仓发货模式的企业基本都是海外实名注册的公司,对税务合规和本地化运营的需求更为迫切。
2、重资产投资模式
目前能自建海外仓的电商卖家主要是大卖家,都有一定的资金注入。很多电商的销售融资业务计划中,很大一部分都包含了海外仓的布局和建设。
对于自建海外仓的电商销售来说,海外仓只是整个业务链条中的一个配套设施,海外仓本身能否盈利并不是首要考虑的。
对于所有物流企业建立的第三方海外仓来说,盈利能力非常重要。只有持续的盈利和良性的现金流,才能支撑整个商业模式继续下去。
物流是一种在规模、成本和效率之间寻求**分配的商业模式。只有适当的规模才能降低单位运营成本,只有通过不断的投入和软硬件设施的完善才能提高效率。
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海外仓企业还处于持续投入的阶段,还没有看到多少盈利。很多第三方海外仓还处于粮食供应不足的阶段。
3、本地化运营的难点
大多数海外仓企业都面临着本地化运营最直接的瓶颈之一,即用工难。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任何仓库人员的工资基本都在2000-3000美元/月不等。
国外的劳动法规和生活观念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很多本地员工基本没有加班的意识和习惯。很多海外仓企实际上招聘了很大比例的中国或外籍工人。
由于语言文化和就业环境的差异,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多数能出国的中国人,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都不会太差。每天要去仓库搬货打包的年轻人。
目前市场上很大比例的海外仓企业其实都是一些海外华人建立的。因为很多人做商业投资是出于移民或者拿绿卡的需要,在物流仓储方面经验不足。
海外仓之间发展差距巨大,很多海外仓在系统软件和仓库自动化方面还处于比较初级的作坊式发展阶段,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操作。成本高,效率低。
4、海外仓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一些盈利的海外仓往往来自于贴标、换标、中转、退货、维护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单纯依靠收取仓储费是非常有限的。
海外仓企以仓库为节点串联更多的资源和服务,通过整合首站空运和海运干线运输,目的港清关,最后一站资源交割,延伸服务范围。一些企业通过分包模式建立的仓中仓概念,也可以提高仓库的利用率。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领先于世界。拿JD来说。以COM的仓储配送一体化B2C物流网络为例。**的物流体验和运营效率,电商巨头亚马逊都没有做到。
中国企业海外仓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输出国内优秀的电商仓管理模式、软硬件设施和运营经验,对海外传统B2B仓资源进行赋能、改造和升级。这是一个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的时代。
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是产品和资本的输出,更是模式、经验、能力、管理和文化软实力的输出。
未来的竞争是建立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成本、运营、效率的竞争,以及精细化的管控能力尤为关键。税务合规和运营本地化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立足本地,放眼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